海鲜营养丰富,但重金属污染、药物残留事件层出不穷,总让人担心受怕,过度捕捞也造成海洋生态浩劫。中国海洋食品网提醒以下四种海鲜少吃!
1、黑鲔鱼
无庸置疑,无论是生态永续或食品安全角度,都不应食用。就食物安全观点,吃黑鲔鱼同样不智,海洋受工业污染,黑鲔鱼在食物链中属于掠食者角色,体内囤积大量重金属,其中以汞最为人熟知,尤以孕妇食用后危害胎儿中枢神经最严重,建议孕妇、婴幼儿应完全避免摄取鲔鱼(含罐头鲔鱼),以免危害人体。同样地,旗鱼、鲨鱼等大型鱼类也尽量少吃。
生态方面,黑鲔鱼在全球滥捕滥杀之下,已濒临绝种,即便是“养殖”黑鲔鱼,也是从野生抓回幼鱼续养,仍旧无法繁殖,且养出1公斤的鱼肉需花费20公斤野生小鱼,不符环保。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发起“拯救黑鲔鱼”行动,与连锁超市和餐厅结盟,共同对各国政府施压,要求政府更积极限制黑鲔鱼的捕捞。
2、魩仔鱼
魩仔鱼不是单一鱼种,而是两百多种鱼类幼苗的统称,人们一餐就吃掉百千条,不但剥夺它们长成成鱼的机会,也抢走食物链中其他鱼类赖以为生的食物,等于将海洋的生机统统吃下肚。因此,尽管魩仔鱼是小鱼、也能提供丰富的钙质,但是必须列入拒吃名单。
3、午仔鱼、红衫鱼、石斑鱼
抽验市售养殖水产品的动物用药,午仔鱼、石斑和红杉鱼上榜次数较高,通常被验出的禁药是孔雀绿和还原型孔雀绿,这种用于抑菌的药物会伤害肝脏,并且会引发贫血、甲状腺异常、肿瘤,及影响胎儿成长的风险。
午仔、红杉都属于体型扁平、鳞片很细致的鱼,因此较易感染体外寄生虫,渔民寻求便宜的药剂,于是违法使用孔雀绿杀虫,选择有认证标章的产品,或至少向信任的鱼贩购买。
4、金线鱼
又称红姑鱼,属于野生捕捞鱼种。现在市面上的金线鱼大多来自珠江口海域,也就是南海。当地有重金属和有机性污染物超标的问题,且金线鱼外面以甲醛防腐,要分辨很简单,你把鱼煎一煎、一翻动,如果整块鱼皮和鱼肉分离,那就代表鱼皮已经变质,加甲醛机率很高。
同时,患有痛风、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少吃海鲜。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,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,加重病情。此外,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,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,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